中國儲能網訊:
5月26日
江蘇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
國家試驗示范項目
投產儀式在常州舉行
該項目由中國華能、中鹽集團和清華大學三方共同開發,由華能江蘇公司承擔項目建設、調試和運維。
它是我國壓縮空氣儲能領域
唯一國家示范項目
也是世界首個
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
系統主設備均為
國產首臺套
標志著我國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實現從“理論實驗”到“工程應用”質的飛躍
是我國新型儲能技術發展的里程碑
中國華能集團有限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舒印彪,中國鹽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耀強,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王光謙發表視頻致辭。中科院院士盧強、何雅玲、趙天壽,項目首席科學家梅生偉致辭祝賀,盧強宣布項目投產。宣益民、胡亞安等兩院院士及江蘇省能源局、能源監管辦、華能江蘇公司等有關領導出席儀式。與會嘉賓共同觀看了中華儲能宣傳片。
舒印彪在致辭中指出,作為能源電力行業的領軍型企業,華能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使命擔當,與中鹽集團、清華大學等單位通力合作、攻堅克難,實現了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示范電站的成功投運,探索出了一條新型儲能技術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這不僅是對大規模壓縮空氣儲能技術全流程的成功驗證,也是新型儲能技術商業化應用的重要探索,為我國壓縮空氣儲能乃至能源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科技支撐,將為地下鹽穴、廢棄礦井閑置空間的綜合利用提供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形成上千億元的市場規模,未來前景十分廣闊。
他表示,華能將以此為契機,與合作方一道,把項目建設好、運維好、管理好,推動技術的迭代升級和商業化推廣應用,全力服務我國“雙碳”目標實現,以更加優異的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
李耀強指出,金壇鹽穴儲能項目是跨界合作、優勢互補、協同創新的一次生動實踐。發展鹽穴綜合利用事業正是創新鹽行業價值的有效途徑,也是服務國家能源安全戰略的重要抓手。
中鹽集團將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引領,發揮資源優勢,優化產業布局,積極打造一批新的技術和實踐成果,構建鹽穴行業標準體系,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努力開創我國鹽穴事業的新發展格局。
王光謙表示,金壇鹽穴儲能項目在實現技術突破的同時,也打造了新型儲能技術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的標桿和典范,將提振新型儲能技術的自主研發信心,激發綠色經濟的創新發展活力,引領國內能源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新浪潮。
清華大學愿與合作方繼續精誠合作,力爭取得更多、更大的技術成果,為我國能源革命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金壇鹽穴儲能項目于2017年獲國家能源局立項,2020年8月順利開工。在開發建設過程中,華能江蘇公司團隊先后攻克了設備研發、首次集成等多方面難題,完成了高參數壓縮機、空氣透平、發卡式換熱器等4項首套設備的工程轉化驗證,發布2項團體標準,立項首個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了一大批專業人才,其中4人成為國際電工組織(IEC)儲能專家。項目投產后可為地方電網提供6萬千瓦調峰能力,一個儲能周期可存儲電量30萬千瓦時,每年增加調峰電量約1億千瓦時。項目遠期規劃100萬千瓦,將打造我國大規模清潔物理儲能基地。
簡單來說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
就如同一個超級綠色“充電寶”
超級綠色“充電寶”說明書
【作用】
該項目相當于給電網加了一塊巨型“充電寶”:谷時儲能、峰時發電,一改傳統電力“即發即用”現狀,實現電力供需的“削峰填谷”,緩解峰谷差造成的電力供應不均局面。
【原理】
采用空氣作為儲能介質,在低谷時段,用電將空氣壓縮進地下鹽穴儲存。在高峰時段,將鹽穴中的壓縮空氣釋放出來,從而產生高溫高壓使動能轉換為電能,向國家電網發電。
【效果】
已建成的一期項目,單次滿負荷發電,運行5小時可輸出30萬度電,可供6萬居民一天的用電,每年發電量約1億度。
【制造商】
項目集結了我國能源領域的“國家隊”:
?中鹽集團利用先進的鹽穴造腔和注采技術,承擔地下儲氣庫建設
?中國華能發揮電力專業技術優勢,承擔項目的建設、調試和運維
?清華大學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技術
?此外,國家電網、東方電氣、哈爾濱電氣、上海電氣、沈鼓集團、中國能建、中國電建、中國石油、中國石化和浙建集團均參與項目建設。
金壇擁有數百億噸地下鹽礦,鹽礦開采后,就留下一個個空腔體積巨大的鹽穴。金壇鹽穴多位于地下1000米左右,體積大、密閉好、穩定性高,是儲氣的絕佳寶庫。此前,中鹽金壇公司曾打造過中國鹽穴儲氣第一庫,擁有著豐富的鹽穴儲氣實踐經驗。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一期項目使用的鹽穴,高100米、容積約22萬立方米。
項目南側,7個巨大的罐體尤為顯眼,里面蘊藏著世界首個非補燃壓縮空氣儲能電站的綠色“秘笈”。
該項目與國外同類電站相比,最大創新點是首次采用非補燃技術,利用“內循環”,不依賴外界能源。項目通過熱交換設備,將壓縮空氣過程中產生的大量熱能儲存在幾個巨大的儲熱罐體中。等需要發電時,罐體中的熱能成為天然的“助力劑”。因此,項目在儲電、發電全過程無燃燒、無排放。
據測算,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一期項目投運后,全年可節約標準煤3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8萬噸。
項目演示
當下,常州正積極構建清潔能源體系、綠色制造體系、低碳生活體系、零碳經濟體系,將“兩湖”創新區打造成踐行低碳城市理念的示范區。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項目,將成為推進綠色低碳發展的典范。
此外,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二期項目前期設計工作已經啟動,屆時將為江蘇沿海地區海上風電提供儲能服務。
一期項目航拍圖
項目引人才
金壇鹽穴變高能級聚“才”地
鹽穴儲能這樣集聚高端能源技術的項目落地常州金壇,也給這個自然寶地引來高能級人才。
清華大學博士張學林,是項目技術研發團隊成員之一。2018年至今,常駐于項目現場的張學林,深切地感受到了這片熱土對人才的重視?!敖饓谫Y金上、生活上、工作上,都給我們給予了很大的幫助?!?
借著金壇鹽穴儲能項目,像張學林一樣的能源研究青年人才,有了最理想的圓夢之地?!斑@個項目有很高的科研價值,是一個培養人才的教學基地,清華大學也在這里設立了院士工作站,我們通過項目測數據、做實驗,將科研成果轉化成實際應用,我們清華大學的師兄、師弟都爭相前來?!?
項目沙盤演示
金壇鹽穴壓縮空氣儲能國家試驗示范項目申請專利百余項,建立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體系,實現了主裝備完全國產化,并逐漸形成中國壓縮空氣儲能標準體系。
項目培養出一批兼具科研創新能力和工程實踐經驗的壓縮空氣儲能專業人才,其中4人次成為國際電工委員會(IEC)注冊專家,3人入選全國電力儲能標委會專家,我國首批壓縮空氣儲能電站值長獲得資格認證上崗。
當下,常州正著力建設“兩湖”創新區,尊重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打造全國青年創新創業最向往的城市。張學林說:“我們項目二期已經啟動了。常州金壇未來更便利的交通、更宜居的環境、更具創新活力的氛圍,讓我對繼續在這里奮斗的若干年,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