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儲能網訊:綜合管廊作為新型管線敷設方式,通過在地下立體敷設管線,可以有效集約地下空間,保障水電氣等“城市生命線”的安全穩定運行,代表著一個城市現代化發展的“深度”。
經過7年發展,我國綜合管廊累計建設6000余公里,今年的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以及近期國務院常務會議頒布穩經濟“33條”,多次提到綜合管廊項目建設,綜合管廊成為穩增長的基建發力點,更成為保障城市安全,提高城市發展質量的重要市政基礎設施。
與此同時,諸多管路、超長線程、入駐量激增的背后,綜合管廊面臨的消防安全問題也日益凸顯,綜合管廊消防安全也成為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
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我國較早從事綜合管廊消防防護規劃建設的技術支持單位,從我國管廊實際情況出發,堅定不移地走自主研發之路,在綜合管廊消防的規劃、建設及科技創新等領域不斷打磨,探索綜合管廊火災防控建設的“及安盾模式”,助推全國綜合管廊高質量發展。
與天津消防研究所共建綜合管廊試驗平臺
01?迎難而上,主動謀劃
過去,科研院所對于綜合管廊火災的研究集中于計算機模擬和利用縮尺寸模型進行試驗,全尺寸實體火災試驗開展較少。及安盾消防考慮到地下綜合管廊火災防控條件的復雜性和不可預見性,耗資350余萬,自建1:1百米全尺寸綜合管廊模擬火災試驗平臺用于科研試驗,開展全尺寸的電纜隧道環境實體火試驗,并對火災發展規律進行深入研究,確保相關綜合管廊滅火產品更加安全、高效、環保。
及安盾消防在總結前期我國綜合管廊建設經驗教訓,充分調研國內其它城市綜合管廊火災防控情況的基礎上,率先提出“分區保護、全域防護”的綜合管廊火災防控理念。
及安盾消防構建了干線、支線和纜線管廊有機銜接的管廊火災防控系統,使得綜合管廊系統更加完善。結合管線需求和綜合管廊方案可實施性,合理確定干線、支線、干支混合及纜線管廊消防系統組合形式。
02?創新工法,凝聚匠心
長期以來,在綜合管廊等大空間封閉場所內,都是采用主機控制系統同時啟動多臺滅火裝置的方式或者通過特殊編碼方式分時啟動不同位置的滅火裝置,為減小管廊消防系統啟動時對封閉空間帶來的巨大壓力,避免建筑主體損傷,及安盾消防率先在國內研發出能夠實現分時啟動滅火的主機系統。該設備整體性、穩定性好,操作簡單,滅火裝置編碼速度快,可實現對每臺滅火裝置實現實時監控,檢測模塊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問題,避免造成誤啟動,不啟動的現象,真正在綜合管廊實現防護區域分時啟動,全域保護。
綜合管廊主機系統實時監控滅火裝置
此外,早在5年前,及安盾就城市綜合管廊火災與防災技術研究項目曾與應急管理部天津消防所開展科研合作,旨在對綜合管廊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滅火技術研究,并參與各項編制綜合管廊消防系統工程應用技術標準草案。
及安盾消防堅持以高效、便捷運營為導向,結合綜合管廊特點,分別探索“城中村纜線管廊火災防控”“校園(園區)綜合管廊火災防控”“綜合管廊與海綿城市結合火災防控”“片區開發新型纜線管廊火災防控”等多種管廊建設應用場景,滿足客戶多樣化需求。
03?科技引領,打造標桿
及安盾消防成立伊始就堅持建設獨立自主的科技創新體系,成立7年以來,擁有自主知識產權18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25余項。自主研發綜合管廊相關產品4項,其中采用脈沖式技術研發的懸掛式干粉滅火裝置,成本比市面傳統滅火系統節省50%以上,在滅火藥劑上首次采用聚磷酸銨成分的干粉,其滅火效能比傳統干粉藥劑高出2-3倍,使及安盾消防3KG脈沖式干粉滅火裝置僅用兩臺產品,就能達到四臺傳統滅火裝置的配置和體驗,有效減少管廊建設單位、運營單位成本壓力。
由湖北及安盾消防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編制的《城市綜合管廊固定滅火系統技術規程》,經中國工程建設標準化協會消防系統專業委員會組織審查,已批準發布,即將于2022年6月1日起施行,成為管廊消防首個團體標準。及安盾消防還積極承接國家重點研發管廊項目實驗研究,與東南大學等院校共同完成國家重點研發項目"面向城市災害管控的主動應急指揮關鍵技術與示范"-原型綜合管廊火災溯源與狀態推演實驗研究,持續擴大行業影響力。